【2021年43%出生人口为二孩 三孩政策全面放开你愿意生三胎吗】人口数据牵扯着所有人的神经,一公布便会引起颇多关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2021年中国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长,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,死亡人口1014万人,净增长48万。
据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0年人口增量204万人,2019年为467万人,可见2021年人口净增长48万,大幅低于前两年。
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1月17日向时代财经指出,人口增量下降趋势很明显,意味着人口负增长的脚步越来越近。
宁吉喆还称,我国人口总量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在14亿人以上,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。出生人口中,二孩占比从2013年的30%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%左右。
应该怎么看待2021年超四成出生人口为二孩?
“二孩、三孩政策肯定是有作用的,但同时婚姻推迟继续压低一孩生育率。”1月17日,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陈卫对时代财经分析,2017年二孩占新生人口比达50%,之后开始下降。
净增人口、出生人口、出生率均下降
据统计局数据,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(包括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现役的人口,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)141260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52‰;死亡人口1014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18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.34‰。
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,净增人口达到了906万人,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779万人、530万人、467万人、204万人、48万人,可见人口增量的下降趋势明显。
其实,不仅人口净增长大幅低于往年,2021年,1062万的出生人口也创下了近年来新低,比2016年下降了46%。
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对时代财经分析,出生率下行幅度过大是导致人口增长放缓的主因。从数据看,2021年出生率52‰,2020年为52‰,下降0.1个百分点;2021年死亡率18‰,2020年为07‰,增加0.011个百分点。
“可见,死亡率的变化并不大,主要是出生率下降较大。”杨畅说道。
1月17日,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,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出“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创近年来新低,将对中国经济将带来什么影响,中国是否会、何时会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”的问题时称,出生人口减少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。
宁吉喆表示,人口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、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。老龄化、少子化也是发达国家乃至一些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。
杨畅也认同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结果。
在杨畅看来,出生率下行是普遍现象。从1955年至今,全球总生育率处于下行通道。比如,以、韩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总生育率早已低于1的人口更替水平。即便是东南亚地区,总生育率也出现了明显下行。
在出生人口、净增人口、出生率均下降的情况下,据国家统计据数据,202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.34‰。据悉,而2020年、2019年的这一数据分别是45‰、34‰。
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撰文指出,0.34‰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,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,而是会在几年的“零人口增长波动期”后才进入常态化的负增长阶段。
陈卫则指出,过去有机构曾预测中国出现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是在2027年以后,但根据目前的人口变化和新出生人口数据,中国人口零增长会比预期提前将近5年。
2021年新出生人口中二孩占43%
对于人口未来的走势,宁吉喆表示,我国人口总量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在14亿人以上。
一方面,我国仍然有3亿多育龄女性,每年能保持1000多万人的出生规模,人口总量将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。另一方面,三孩政策的效果也将逐步显现。
宁吉喆称,从过去十几年看,“单独二孩”“全面二孩”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积极成效,出生人口数量增加。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0-14岁少儿人口比2010年多了3000多万人,这主要是因为两次二孩生育政策促进了生育率的提升。出生人口中,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%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%左右。
陈卫此前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,“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以来,不仅二孩生育率出现上升,多孩生育率也出现上升。”
据陈卫统计,在2013年前,二孩总和生育率在0.45左右,多孩总和生育率在0.06左右。2013年以来二者出现持续上升,二孩生育率上升到2017年的0.8以上,多孩生育率上升到2019年的0.15。
对于出生人口中二胎占比高达43%,有网友表示:“没有一胎,哪来的二胎?"“生孩子主力真的是靠中年人?”
陈卫指出,除二胎、三胎政策在起作用外,也说明婚姻推迟继续压低一孩生育率。
宁吉喆在记者会上指出,首先,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是去年出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。2021年,15-49岁育龄妇女比上年减少约500万,其中21-35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减少约300万。第二,生育观念有所变化,婚育年龄在推迟,年轻人生育意愿在降低。第三,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年轻人的生育安排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二孩政策对于保持人口增速“有功劳”,但据陈卫团队的调查,2016年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为75,远低于1的更替水平,实际计划生育子女数更低。
在已婚已育一孩女性中,仅有接近30%的人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。陈卫研究表明,在不想生第二个孩子的女性中,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由于“经济条件不允许”。
近二十年来,出生率持续走低。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中国的生育率为22,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生育率为18,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生育率为3,处于较低生育水平。
未来三孩政策能否力挽人口跌势?
中国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专家安光勇认为,仍需进一步观察。他对时代财经分析,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增加家庭新成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。
【世界播资讯】2021年43%出生人口为二孩 三孩政策全面放开你愿意生三胎吗
百立乐官网
光遇凤凰面具穿搭攻略_光遇面具搭配-焦点速递
乡村运营这场“春雨”下,浙江再冒“笋尖” 环球视讯
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考点
上班时间病亡能认定为工伤吗
私募股权基金之父自杀去世 全球首创杠杆收购 曾被评价为“华尔街罕见的好人”_精彩看点
河北师大附中东校区是私立吗_河北师大附中东校区 每日聚焦
飞虎一共多少集
丰台南苑街道举办公益招聘会,24家企业组团揽才 环球精选
招银国际:予Vesync(02148)“买入”评级 目标价6.23港元_世界观察
刨花板有哪些危害?
宇通客车(600066)2月23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638.50万元
环球即时看!28亿元出售地产业务置入物业管理等资产 珠江股份回复问询函坚持交易合理
怎么启用市值风云风云独家通知
最资讯丨外地人医保中断转入成都待遇等待期多久?
我爱我家董秘回复: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,如有重大事项会按规定及时发布公告|天天速递
天天快报!深康佳A(000016)2月23日主力资金净买入443.54万元
高晓松大变样,剪短发割双眼皮“姨味”十足,疑医美过度 认不出-世界热点评
婴幼儿奶粉新国标实施 飞鹤加码科研创新
头条:02月23日06时广东肇庆疫情数据 阳了以后为什么会腰疼?应该怎么办?
世界快资讯丨首饰推荐:盘点不同品牌最值得入手的项链、耳环、戒指等
《死亡教堂》抢先评测 6.5 分:苛责太多,奖励太少_环球要闻
dnf魔剑阿波菲斯幻化哪个罐子开_dnf魔剑阿波菲斯
注意!沪10、11号线交通大学站换乘方向有调整 天天聚看点
环球报道:江中药业(600750.SH)下属海斯制药拟投4亿元启动金匠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
福田五星三轮摩托车配件大全_福田五星三轮摩托车
每日关注!销售利润率的计算_销售利润率公式
携程:节后国内租车订单对比2019年同期大增192% 每日观察
一台车的多面性格 体验哈弗H6插电混动